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阅读点亮校园 书香滋养心灵

发表时间:2017-04-18     点击:次     编辑:

——从图书馆大数据看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现状

(地大之声学生记者杨婧仪 房雯璐 乔赫 田小义 李依宁 摄影屠傲凌)“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世界读书日已经伴随人们走过了22个年头。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努力营造“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文化氛围,并取得了实效。

图书调查:每年图书文献借阅26万册

随着我校图书馆环境的不断改善,学子读书热情日益高涨。近一年来,图书馆被“开发”“利用”得如何呢?

我校图书馆坚持以地学文献馆藏为主要特色,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促进特色,保持理工文管诸学科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精心建设和积累,目前图书馆已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以地学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至2009年底馆藏达160余万册,其中地学类图书35万册。自2015年以来,新图书馆每年的图书文献借阅量在26万册左右。良好的环境、到位的服务与积极的读书氛围有力地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

为了解图书馆使用情况,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入馆频率方面,每周入馆一到两次的同学最多,约占49.32%,每次去图书馆学习时间在1-3小时的占比56.16%,3小时以上占比17.81%。在另一方面,同学进馆学习的主要目的为借阅图书的占比53.42%;查找资料的占比27.4%,几乎所有同学都对图书馆给同学们提供的借阅服务表示比较满意。

借阅之星:每人平均比上年多读31本书

2016年4月23日,为激发学子的读书热情,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涵养校园书香文化,呼吁青年学子走进书籍的世界,阅读经典,嗅闻书香,与书为友,图书馆举办了首届“借阅之星”评选活动。

从图书馆提供的数据来看,和2015年相比,2016年阅读之星的总书本数比2015年多了312本,平均每人多读了31本,2016年阅读之星的阅读数量在个人和总数上都有明显提升。

首届“借阅之星”冠军李冠葳说,文字最深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将你朦胧在心中的想法描述出来,让你看到那些文字时恍然大悟。

她认为,优秀的书籍传递的是一种思想,“作为大学生,读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她希望同学和她一起加入阅读的队伍中,培养阅读的兴趣,从书中收获更多的思想知识,有选择性地读书,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书。

“读高中时我的政治课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直以为自己有文化,直到有人问我什么是文化时,我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文化。’这句话本身虽然不免俗套,但我确实在广泛地阅读中发现了自己的无知。”数学与物理学院的汪琪皓2016年的借阅图书量达到202册,成为学校2016年借阅图书最多的人。

在他看来,广泛的阅读是专业进步的主要途径。“一名普通学生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而又难以发现问题。多参考几本相关书籍,可以深化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决许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同时,汪琪皓认为,课外的阅读也十分重要。“读书很大程度上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超越时空和先贤进行思想交流”。

图书排行 :《大秦帝国》被借145次稳居榜首

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提倡全民阅读、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去年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全民阅读十三五发展规划》,这足以证明,阅读已经被全社会所重视,全民阅读的倡导,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

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日益高涨的读书热情,图书馆第一时间采购学生们迫切想要阅读的好书,通过网站、微信平台等方式收集学生回馈,并引入微信占位等多种管理方式,为同学们营造更好的读书环境。

“我校虽是行业性院校,但人文氛围浓厚,2016年,《大秦帝国》被借145次,稳居图书借阅排行榜首位,这表明,我校师生积极关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图书馆副馆长李琪表示,理工类书籍被借阅次数较人文类少,主要是因为理工类书籍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要求,需要细细品读,阅读周期相对较长,流动性不如人文类书籍。

“读书热情高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提到学生阅读情况,图书馆馆长徐世球说,“入学新生只有通过图书馆数据库的一项简单测试方可在馆内进行阅读,可是在2015年、2016年底统计时,两年均有40%以上的同学未进行这项测试。这要求我们以后在工作中有必要在同学踏入校门之时,就将借阅书籍和阅读推广落实到每一个同学身上。”

“充分开展阅读推广,才能推动同学更大程度上利用馆藏资源”,徐世球说。记者从图书馆了解到,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图书馆与校内各大社团将开展一系列读书节活动,磨山东湖绿道入口“快闪”活动、2016年度“跑馆达人”评定、期刊捐赠、原创诗词大赛等多个读书活动正在筹备当中。“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形成读书风尚,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方面的作用。”

(地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