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史馆
校史馆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将科学家精神教育与校史教育融于一体。场馆建筑面积5400㎡,展线长722米,照片展品1467张,书信手稿、证章教具等实物展品1229件,多媒体设备22处,浮雕、油画、场景复原等艺术品23处,是一座珍藏地质科学家光辉史迹的资源宝库。
校史馆设六大展区/厅。一是校史展区:全面呈现建校以来几代科教工作者,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历程。二是“大师风范照汗青”展厅:展示以冯景兰、袁见齐等70位院士,和以袁复礼、张席禔等19位学术元勋为代表的学术大师,及全校235位二三级教授的闪光事迹。三是“攀峰登极印卓越”展厅:展示地大登山专家和科研团队,克服困难、登峰造极、探险科考的英雄史诗。四是“党旗引领铸校魂”展厅:讲述红色地质科学家科学报国、办学治校的感人事迹。五是“星河灿烂暖苍穹”展厅:展示30余万毕业生在地质科学家精神滋养下,在强国复兴道路上贡献出的地大力量。六是学院风采展厅:展示各学院科教人才深耕笃行、甘为人梯的精神风貌。
校史馆主动向校内外开放,组建了大学生、离退休教师和教职工参与的志愿讲解队伍,编写讲解词稿,优化场馆设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运营水平,接待了大批高中研学团、师生党支部、社会单位等各类参观群体,获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校史馆还积极开展科学家精神宣教活动,打造线上下传播平台,策划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出版《百年党史中的地大红色》《中国地质大学登山图史》等科学家精神读本,对65位院士老教授进行口述史采集,组织学生社团“追溯科学家精神”实践活动,展播《大地之光》等以科学家为原型的艺术作品。此外,校史馆汇聚学校主题教育成果,展示“名师面对面”、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等活动,助力学校建立起以校史馆为核心、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一元多极”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