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科院院士金振民,校长王焰新、副校长赖旭龙一行前往贵州省地矿局、中科院地化所访问交流,推进局校、校所合作。

18日上午,在贵州省地矿局召开深化局校合作座谈会。贵州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付贵林,总工程师周琦,副局长朱春孝,局机关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王焰新校长与付贵林局长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王焰新在座谈中指出,中国地质大学与贵州省地矿局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由院士领衔,一批专家教授长期扎根贵州,合作科研、培养人才,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实推进“双一流”和研究型大学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与贵州省地矿局在产学研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强战略合作平台建设,双方共同谋划大项目、培养高水平人才,推进新时代贵州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
付贵林局长表示,感谢地大长期以来在项目合作、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贵州省地矿局的大力支持。他指出,自2013年与地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经过双方努力,全面完成了协议约定的目标,特别在锰矿理论方法创新和指导找矿突破方面在全国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为黔西北地区发现贵州首个超大型铅锌矿床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表示,贵州地矿局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保障能源资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及防灾减灾等新时代地质工作,与地大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深入合作,产出高水平创新性成果。
金振民院士对贵州省地矿局在积极探索地质工作新机制方面取得的创新性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地勘队伍的人才培养要“接地气”,要围绕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新要求,转变思路,创新发展,在生态地质、地灾防治、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及地质大数据等方面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队伍,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服务美丽贵州、美丽中国建设。
金振民院士、王焰新校长、赖旭龙副校长一行实地参观了贵州省地质科技园贵州地矿展示中心和浅层地温能空调系统,系统了解贵州省地矿局60余年来在基础地质研究、勘查找矿成果、开发新能源、地质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18日下午,金振民院士、王焰新校长、赖旭龙副校长一行赴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交流,并召开校所合作座谈会。地化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冯新斌介绍,地化所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是我国资源、环境科学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共培养了硕士、博士及博士后人员2000余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地化所根据新时期“三个面向”和“四个率先”的要求,全面实施“一.三.五”发展规划。他指出,地化所与地大长期保持紧密联系与合作,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并产出高水平成果,地大许多优秀学子到地化所继续深造学习,校所共同培养高水平地学人才。王焰新校长全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近几年取得的突出成绩,重点介绍了“1331人才培养思路”和推进“地学长江计划”有关情况,提出进一步加强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思路和举措。金振民院士感谢地化所在学科、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学校的支持。他表示,校所双方进一步健全沟通渠道,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会双方领导、专家围绕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项目合作、科教协同育人、学生实习实践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内容进行深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