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上午,新时代高校“守护长江 培根铸魂”育人共同体联合行动大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弘毅堂举行。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着力培养扎根长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兼具生态文明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省内外55所高校与24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新时代高校“守护长江 培根铸魂”育人共同体,实施联合育人行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刘杰表示,育人共同体将秉持“聚力赋能、共建共享、融合创新、专业建功”的工作理念,紧扣“汇聚行业资源、搭建协同平台、拓宽育人路径”的建设主线,构建“实景课堂”新范式,打造“跨界共育”新格局,形成“创新实践”新价值,着力打造新时代立德树人高地,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作为发起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积极履行牵头职责,与各成员单位凝聚智慧、携手同行,以更实举措守护大江安澜,以更高标准践行育人使命,真正将“为长江保护赋能、为时代新人铸魂”落到实处,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湖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念平表示,育人共同体的成立,是湖北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大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行动,也是服务湖北“建成支点”战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实践。他希望育人共同体紧紧围绕“铸魂、融合、实效”三大方向,着力打造一批体现长江流域特色的育人品牌,凝聚“育人为本、学科为基、长江为脉”的共识,把“守护长江”的使命扛在肩上,把“培根铸魂”的责任落到实处,共同绘就新时代育人共同体的“长江画卷”,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对育人共同体的成立表示祝贺。她表示,育人共同体要深入挖掘长江生态与文化资源,筑牢学生信仰根基;要服务强国建设,引导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长江保护与发展事业;要加强校社企协同,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育人新格局。她希望大家将育人共同体打造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平台、协同育人高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王甫介绍了《新时代高校“守护长江 培根铸魂”育人共同体行动指南》。该指南以“美丽的长江、富饶的长江、永恒的长江、共同的长江”为核心,系统规划了四大工程和八项联合行动,旨在通过党建领航、思政融合、文化探源、实践砺行等路径,构建全场域、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育人新生态。
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人民网湖北频道等3家单位作为育人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联合发布跨界联合育人行动倡议,呼吁各方携手守护长江、培育新人,共同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谢树成作了题为《长江流域系统科学》的主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开展长江流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战略意义、核心内容与实施路径,清晰回答了“为何做、做什么、如何做”这三大核心问题。他希望将地球科学前沿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融合,提升流域地球系统科学服务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场景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波教授作了题为《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报告。他介绍了长江如何奠定中华文化的底色,系统剖析了其内在结构、机理与叙事,清晰阐明了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入探讨了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场景化传播手段,创新讲述长江故事,激发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与传播热情,为共同体创新文化育人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会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举办“守护长江 培根铸魂”长江流域校企人才供需对接研讨会和新时代实践育人新范式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长江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教融合等议题进行交流。(图/文 王俊芳 焦思勤 刘明辉)
链接:新时代高校“守护长江 培根铸魂”育人共同体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
(原载 人民网 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