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超微平台 助力大爱 | 微服务平台强力助推新时代志愿服务

发表时间:2021-09-28     点击:次     编辑:张磊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曹国宏 熊丽)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充分表明了志愿服务事业已上升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的一项事业,并且将进一步发展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事业,成为常态化实践和市民的时尚生活方式;同时《建议》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表明了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加速布局,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信息融合 服务实现

长期以来,高校志愿服务在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先导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基础性作用。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我校对于志愿服务事业十分重视,并于2014年成立“志愿服务银行”,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开展;随着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着力应用数据驱动,深化融合创新,团委联合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将信息技术与志愿服务工作相融合,基于微服务平台低代码、低门槛、操作简单、灵活性高等特点,快速搭建“志汇纪”微服务平台,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

“志汇纪”微服务平台满足了志愿者注册、志愿活动申报、志愿活动发布、志愿时长统计等志愿服务统计功能,基本实现了志愿者角色、志愿活动、志愿者活动信息的在线自主审批、自主管理和自助查询等功能。

“志汇纪”微服务平台使用培训

志愿活动 弘扬大爱

假期参与支教、防疫志愿服务以及灾后重建的志愿者们,可以及时向平台提交相关材料,推动志愿活动的开展,同时可以让我校志愿者协会及时了解到同学们的志愿活动并进行宣传报道,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把志愿服务推广成为社会大众习惯的生活方式。

学生参加志愿服务

9月3日,学校喜迎2021级新生,9000余名新生开启了他们的梦想之旅。为了保证新生顺利报道入住,在迎新工作中,“志汇纪”平台全方位、全过程支撑迎新志愿服务工作,从志愿者招募、活动运行、人员管理等三个方面,保障了迎新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共服务于学校迎新及16个学院的迎新活动志愿者的线上征集、报名、签到等,服务志愿者人次合计达2500余人。同时,对于后续其它组织社团的招新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平台依然发挥了其在志愿服务活动方面便捷高效的作用。

精准统计 数据可视

微服务平台具有精准的数据统计功能和开放自主、自生长的特性,相关志愿服务功能可持续扩展,如精准查询和统计志愿者服务时长、利用志愿者反馈模块及时收集了解活动反馈的信息等。

在学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中,充分利用“志汇纪”平台,我校志愿者协会可以精准查询志愿者服务时长及志愿服务内容,信息透明、数据准确、统计高效便捷,为毕业生保研提供了充分保障。

“志汇纪”微服务平台建设为我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推进了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截至9月23日,志愿服务类微应用合计使用3万余人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525次,包含社会服务类、校园服务类、科普宣传类、疫情防控类、公共秩序保障类、敬老助残帮扶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志汇纪”微服务平台志愿服务微应用使用情况

微服务平台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融合开启了我校将数字技术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管理与服务创新等各项工作融合的新篇章,“志汇纪”微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将继续围绕着学校发展理念,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公开的志愿服务平台推进,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驱动作用,弘扬大爱,引导志愿服务工作,将“参与志愿活动,享受志愿服务”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助推我校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 (图片来源团委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校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