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第十二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召开

发表时间:2020-11-27     点击:次     编辑:张磊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刘建华)11月20-23日,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在东湖宾馆召开。来自全国8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8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创参会人数新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李曙光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院士、我校校长王焰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副主任姚玉鹏、地质学地球化学处处长李薇等参加会议。

副校长刘勇胜主持开幕式

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祥坤致辞

21日上午大会开幕,我校副校长刘勇胜主持开幕式。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祥坤致开幕辞。他指出,自上一届会议以来,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在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此次会议是对部分成果的检阅。会议规模大、参与人数多,说明同位素在地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科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大家对地学事业越来越有信心。

校长王焰新院士致辞

王焰新院士对各位院士专家和学者表示欢迎。他说,高质量的发展依赖创新,创新离不开技术支撑和持续变革。同位素地质学作为地球科学、物理学、化学和技术科学交叉的新型学科,在一系列重大基础地球科学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跨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重大科学问题协同创新研究的必然趋势,技术进步对重大科学发现的促进将更加明显。地球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有大系统观和大数据观,同位素地质学作为地球科学定量化的重要标志,必将在地球科学的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院士致辞

侯增谦院士代表基金委、地学部,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以非传统同位素、高维度同位素、微区微量同位素为代表的同位素定年、同位素示踪和同位素理论,在这些年取得了迅猛发展,渗透到了地球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量,也是重要技术支撑。他说,基金委把宜居地球的形成演变和可持续性,作为未来五年和更长时期地球科学的核心历史使命,为实现这个目标,需从深地、深海、深空和地球系统4种不同的领域或视角开展研究。地学部制定的 “四梁八柱”总体布局,将会成为未来资助重要项目的基本遵循。

会议期间,共有6个特邀报告。其中,李曙光院士、徐义刚院士和李献华院士分别作《深部碳循环金属稳定同位素示踪:进展、问题与展望》、《同位素与宜居地球研究》和《深时高精度地质年代学》报告;蒋少涌、朱祥坤和陈玖斌分别作《原位微区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关键金属矿床研究中的应用》、《铁同位素在铁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和《表生环境异常的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报告。11个专题包括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放射成因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固体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两天半的学术交流中,与会人员济济一堂,充分交流学术前沿,激发思想火花,捕捉创新灵感。

23日下午,会议结束室内研讨,部分专家学者赴秭归参加“雪球地球事件”野外地质考察。 (文字编辑田甜)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