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新华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打造暑期思政课“实践+”模式

发表时间:2019-08-16     点击:次     编辑:贺冬

资源学院学习之路实践团参观古田会议旧址与老党员亲切交流

    新华网武汉8月15日电(朱荆萨 王向东)怎样更好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让学生在思政课的暑期延伸中有着不一样的体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过打造暑期思政课的“实践+”模式,不断完善“行走的青春课堂”,拓宽“多彩的素质阵地”。

    实践+学习之路

    自2018年开始,中国地质大学把“学习之路”作为深入推进“五个思政”建设,完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创新举措。今年暑假,180余支学习之路主题社会实践队伍、260多名带队老师、1900多名学生通过重走中国革命之路、改革开放之路、现代化强国之路,使学习之路主题实践为青年成长注入不竭动力。

    王畅是资源学院“地质新青年”学习之路主题实践团的一员,有个场景至今令她记忆犹新,深有感触。她说团队在重走中国革命之路,参观学习古田会议旧址时采访了20余位游客,其中一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江西宜春籍老奶奶激动地拉着她的双手叮嘱:“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你们年轻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学习,你们要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学习之路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要在海洋领域发展的决心。”在海洋六号科考船上,海洋学院大一学生李亚琳激动地说道。今年暑假,她所在的实践团奔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参观探宝号、海洋六号、海洋地质十号科考船。第一次踏上科考船,第一次见船载钻探系统,第一次在海上吃饭……队员们体验了海洋人真实的一天,感受到海洋人以苦为乐的奉献情怀和战风斗浪的拼搏精神。

    实践+暑期集训

    “我是上大学后才开始学舞蹈的,劈叉撕裂的疼痛让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但我不后悔,通过暑期集训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收获了革命友谊。”机电学院17级的韦意感慨道。

    有着20多年传统的暑期集训,不仅是该校艺术团同学的必修课,更是学校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试验田。零基础、5个团、201人、30天、40度的地表温度构成了2019年暑期集训的生动画面,于参训学生而言,蜕变中完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台词都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

    指导老师郭小玉说:艺术教育是有价值取向的,这个价值取向在于让同学们听什么、唱什么、演什么,我们希望用更内化于心的实践方式深挖第二课堂的美育内涵,在一首首乐曲、一支支舞蹈、一场场剧目中播撒下向美善美的种子,在实践中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硬核”。

    实践+精准扶贫

    “灯芯虽然火光微渺,但却能迸发出无限能量。我们要用事实证明,扶贫,我们是认真的!”“灯芯”团队负责人江迎波在走访贫困家庭时说道。

    今年已是第三年奔赴国家重点贫困县——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三年来,他们依托学校团委“志愿服务银行”平台,围绕当地绿松石产业发展,搭建互联网宣传、营销平台;通过绿松石产业现状调研、扶贫政策宣讲帮助当地23名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寻找致富路。在他们努力下,以“花蕾助学留守儿童成长助力计划”和“七彩假日”课堂为依托的教育扶贫实践为112名留守儿童提供贫困建档、定向资助和结对帮扶,并开设了丰富的暑假素质提升课程。

    小河村贫困户朱志远说“党的政策好,地质大学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谈到:“我们希望通过打造暑期思政课的‘实践+’模式来作为青年学生学习理论、认知国情、砥砺情怀的创新探索,让青年学生在深入基层一线、穿梭于工厂矿山、行走在田间地头中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更好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实效。”

海洋学院学习之路主题社会实践团探访海洋六号科考船

大学生军乐团暑期在烈日下坚持训练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