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之声通讯员高翠欣 梁志)珠宝学院成立于1992年,26年来,学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服务社会、求实奋进、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学院文化,专注于高级珠宝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积极引领珠宝行业发展,被誉为中国“宝教摇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大力推动试点改革、努力发挥专业优势,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科技扶贫,为全面实现小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创立期(1989-1999):填补空白,艰难求生
1982年我校成立宝石研究组。到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放黄金珠宝首饰零售之后,珠宝行业快速发展,急需大批珠宝专业人才,而此时的中国珠宝教育却是一片空白。我校高瞻远瞩,于1989年将宝石研究组升级为宝石研究所并鼓励宝石研究所探索智力引进、借力发展的途径。其实,早在1988年,宝石研究所的前辈就已经与当时国际珠宝界公认的权威机构——英国宝石协会接触、交流、协商并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其珠宝鉴定人才培训体系,在华合作开展宝石鉴定师证书(FGA)培训课程。1989年第一批学员仅有15人,1990-1992年总共也只有21名学员;但就是这每年十余名学员的培训,开创了中国珠宝教育的先河,填补了中国珠宝教育的空白;珠宝学院成为英国宝石协会在亚洲举办的第一个FGA中文考点。
珠宝学院成立于1992年,当时只有7名教职工,学院秉持 “以我为主,争取支持”的发展理念,在艰难中找准社会需求,凝练立院强院核心业务,逐步形成了以办好学历教育为基础,以珠宝职业培训、珠宝检测和珠宝仪器开发三大业务为支柱的发展思路,直接服务珠宝行业发展。1994年,学院创立了GIC品牌、中国自己的第一个宝石证书和钻石证书课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珠宝玉石鉴定师职业培训体系,1995年11月23日,英国宝石协会正式通知珠宝学院:凡获得贵院签发的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珠宝鉴定资格证书-GIC证书者,均享有与美国宝石学院GG证书、德国宝石学院FGG证书、加拿大宝石证书持有者同等资格,可以免试英国宝石协会FGA证书初级课程考试而直接参加高级证书考试。这说明我校的珠宝教育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1994年,学院开始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1997年开始招收宝石及材料学(含珠宝鉴定、珠宝首饰设计两个方向)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宝石学硕士生,为学院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学历教育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院发展期(2000-):全面改革 争创一流
瞄准社会需求,完善机构,凝练学科方向。学院及时回应珠宝市场需求,开始珠宝管理与营销方向教学,设置珠宝首饰设计专业,于2000年成立首饰系,2003年获批设立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4年开始招收宝石学博士生,成为中国第一个宝石学博士点,2008年获批招收首饰设计专业艺术硕士(MFA),2012年获批设计学省级重点学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学院通过实施试点改革方案,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完善了课程体系、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了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珠宝首饰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创新基地——珠宝检测技术创新中心和珠宝首饰现代制造中心等科研平台。目前,学院已经系统构建了培养各类高层次珠宝首饰专门人才的完整学历教育体系:设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产品设计2个本科专业,宝石学、材料工程(宝石材料)、设计学(湖北省重点学科)、艺术设计4个硕士学科/专业,宝石学1个博士学科/专业,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教学成果奖十余项。学院办学成就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大中华区以及珠宝行业享有极高的美誉度,成为全国各珠宝院校的办学样板。截止到2018年底,学院共培养3000余名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层次珠宝专业人才,学院毕业生历年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
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学院一直致力于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求,进一步确定了“高端引进,人才强院”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在全球珠宝领域和国内外艺术设计领域发掘人才。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拥有博士学位高水平教师20人,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4人,专业背景涵盖了地质学、物理学、材料学、设计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领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珠宝学院从宝石学研究-珠宝鉴定-产品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及工艺-管理营销等全产业链的师资架构。
面向国际,争创一流。学院重视在国际化框架中认识和定位自己,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确定试点改革方案。2012年以来,学院瞄准国际知名珠宝机构和人才培养单位,将美国宝石学院和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珠宝学院分别确定为宝石学和产品设计专业建设标杆,并确定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珠宝学院的“三步走”发展目标。为此,学院前后与9所国际知名珠宝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合作,每年学院全口径出国出境学生数接近150名,比例接近当届学生总数的80%;大力拓宽国际化渠道,系统引进法国因塞克教育集团优质奢侈品管理课程12门,共有近百名学生课堂学习、线上听课学生达数百人;前后共邀请国外高级学者和大师十余人到学院讲学、开设工作室等,累计授课达800学时。

2016年奢侈品管理课程专家指导学生实习

2017 研究生大师班旅德艺术家Attai Chen在指导学生

2018年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学生到香港珠宝展实习
珠宝学院始终不忘服务社会初心。学院一直传承和发展建院之始确立的服务社会的精神,通过职业教育、珠宝检测、仪器开发和科技扶贫服务社会。珠宝学院职业培训成绩卓著,累计培训GIC证书学员5万多人次,培训FGA、DGA证书学员2000多人次,学员遍布大陆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珠宝产业界,被誉为“宝教摇篮”;学院大力加强与国外知名珠宝机构开展合作,与泰国亚洲宝石学院联合推出AIGS-GIC课程证书体系、与美国GUILD深圳实验室合作在大陆首开祖母绿GIC-GUILD证书培训课程、新开斯里兰卡国际宝石基地研修课程等;学院研制开发的珠宝检测等仪器深受珠宝行业欢迎,远销国内外,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湖北省珠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自1993年成立至今,为珠宝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技术服务(如制定“绿松石”国家标准以及其他相关地方标准等),在行业享有极高的声誉。同时,学院积极承担科技扶贫任务,成效显著。近20年来,学院累计培训西部地区21所高校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达3000余名;2005年以来,学院积极承担对口湖北省竹山县的扶贫任务,系统规划、全力助推竹山绿松石优势资源产业化计划,全县绿松石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1.1万人因此直接脱贫,县政府财政增收6.8亿元;自2012年起,学院承担了援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腾冲珠宝学院任务,从校园到制度、从教师到课程、从课堂教学到实训基地等等,无一不体现了珠宝学院的援建成效,多次受到教育部、云南省等高度赞誉;学院在建设洪山“大学之城”、武汉黄陂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鲁磨路珠宝旅游文化街、武汉·中国宝谷等项目建设中也发挥了显著作用,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扩大,被誉为学校的“名片”;学院主动配合学校、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地大专场”之珠宝专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学院与滇西大珠宝学院联合培养翡翠鉴定

我校与滇西大签署对口帮扶合作协议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珠宝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不忘服务社会、引领行业发展的初心,努力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地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