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之声通讯员王强 章帆 摄影李鹏飞)8月4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1980级校友马永生到周口店实习基地看望师生,并做题为《普光气田的发现和意义》的主题报告。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在京工作校友代表,党委书记何光彩、副校长赖旭龙及正在周口店实习的4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赖旭龙主持报告会。
马永生院士回顾了带领团队发现普光气田的艰辛历程。普光气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是我国第一个超百亿立方米高含硫大气田。然而在勘探开发之初,因气田具有超深、高含硫以及地处复杂山地、人口密集区等特点,被业界视为“世界级难题”。马永生院士带领的技术团队顶住风险高、投入大的压力,经过大量的基础工作和理论推算,终于在长达一年半后,发现了279米的巨厚天然气层,拉开了普光气田勘探开发的大幕。现在,普光气田作为“川气东送”工程的气源地,它的管道西起四川,东抵上海,途经8省市,使近两亿百姓使用上清洁稳定的天然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马永生院士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向母校师生提了几点期望:一是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把基础打牢;二是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勇于突破已有的观念束缚,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三是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任何一个重大项目的突破都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赖旭龙简要介绍了马永生院士的求学经历和工作成就。他勉励同学们以马永生院士为榜样,牢记“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在练就专业本领的同时,更要磨炼吃苦耐劳的品质,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前从科研层面考虑问题多一些,听了马永生院士的报告,感觉自己将来还要多从企业生产实际和国计民生需求角度考虑问题”地球科学学院任利民老师说。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16级本科生洪鹤庭聆听完报告后表示,马永生院士敢于挑战技术难题、坚守梦想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自己,自己将努力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矿产资源开发贡献力量。
当天下午,马永生、吴爱华、何光彩、赖旭龙与在京校友代表座谈交流。何光彩感谢马永生院士和在京校友们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邀请校友们回母校欢聚,祝愿校友们建功立业,在新时代谱写地大人新篇章。
(地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