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地大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表时间:2025-10-25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肖潇 梁睿华 许小康)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会召开,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收看收听相关报道,对会议的召开反响热烈。

党委书记刘杰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会议,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重要会议‌。学校党委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密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高质量推进学校“十五五”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持续健全规划落实机制,切实抓好深化综合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任务落实,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快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

校长李建威表示,未来的五年是教育强国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也是学校加快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五年。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十四五”事业发展的成绩经验,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坐标新要求,深刻把握科技和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态势,深刻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科学制定学校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未来,学校将深入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建设,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效,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形成科研集群力量,深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地大实践,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欢欢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十五五”建设规划的战略节点,锚定了“人才红利”向“发展动能”转化的实践路径。作为学生工作者,必须紧扣校情、院情、学情,将思想铸魂与专业成长深度融合,让地质人的“专业半径”,始终围绕国家需求的“战略半径”展开,让山河为师的专业底色激发地质报国的使命担当,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服务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4年楚天名师、地球科学学院教授谢淑云说,作为地学专业教师,我们肩负服务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与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使命。未来,我们将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依托导师制、卓越工程师培养等育人平台,强化学生专业认同与家国情怀;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协同与智慧地学实践平台提升学生服务国家资源安全、“双碳”目标的能力;拓展国际前沿视野,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专业自信与使命担当的新时代地学人才。

学校驻云南省施甸县定点帮扶工作队队长田永常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之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作为定点帮扶工作者,我们倍受鼓舞。“十五五”时期是常态化帮扶的新阶段,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帮扶一线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教资源优势,持续加强施甸县“高山硒谷”和“地质宝库”建设,提升施甸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在全面推进施甸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书写地大帮扶的时代答卷。

珠宝学院副院长、援疆教师周琦深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指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这与我目前在南疆从事的宝玉石产业研究高度契合。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在援建和田珠宝学院过程中,深研新疆宝玉石产业,推动其智能化、品牌化升级,并通过高质量教育为南疆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珠宝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激发产业内生动力,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委宣传部部长徐绍红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高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在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方面先一步、快一步、深一步,加强新闻宣传选题策划的针对性,努力提升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切实做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总结宣传,助力高质量谋划编制“十五五”规划。

研究生院院长赵葵东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举措,完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指引。学校研究生教育将围绕国家战略、结合学校建设目标,优化人才培养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产教科教融合。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健全研究生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推动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标准建设。建强校内外导师队伍,构建地大特色的研究生导学思政体系。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全链条质量,为学校打造地球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提供重要支撑。

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处处长高复阳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时代大势,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湖北支点建设等重大需求,认真落实学校总体部署,全面做好“十四五”事业总结,科学谋划“双一流”建设,统筹推动综合改革,高质量编制好一份凝聚共识、引领发展的“十五五”规划行动纲领,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地大力量。

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处长隋明成说,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深受鼓舞、信心满怀。会议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部署为高校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战略,划定了更高标准、赋予了时代使命。面向未来,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高质量开放办学,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汇聚智慧、积蓄力量。

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世勇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于“十五五”规划,系统阐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意义重大。“十五五”是教育强国建设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学院将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瞄准地球科学发展前沿,加快行星与深空探测研究,主动服务行业领域国家重大战略,以改革促发展,加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学校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宁伏龙说,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更深感责任重大。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任务,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机电学院院长,我将立足本职岗位,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具身智能、脑机接口、6G通讯等课程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昌锐说,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将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学院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发展内容、发展路径、发展预期。在“十五五”期间,学院要进一步在智慧教育上下功夫、在“四个面向”的科学研究上下功夫、在夯实立德树人根基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国家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工程学院副院长、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勘查与基础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吴文兵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正通过治理效能转化为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我将带领支部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科特色,将党建工作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重大工程建设的实践中锤炼本领,将治理体系的“施工图”转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实景画”,为巩固和发展“中国之治”贡献基层智慧和力量。

资源学院兼职辅导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盆地矿产系2025级硕士研究生杨玉娥说,作为一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国家的重大需求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要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过硬本领,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创新自信,用扎实的学术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心新媒体部负责人、艺术与传媒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2024级硕士研究生祖予希说,党支部在学院指导下深入推进“艺术党课”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打造了“红色文化可视化”的系列品牌活动和作品。下一阶段,党支部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以设计与影像语言传播好党的声音,在创作实践中增强青年党员的政治自觉与文化自信,助力校园思想引领与文化育人工作。

未来技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吴远丰说,作为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和一名计算机专业的青年党员,我将立足专业所学,带领支部党员同志瞄准科技前沿,勇于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一行行代码中,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团学骨干、党支部书记郭逸超说,作为一名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子,我将更加坚定科技报国的信念,深耕专业领域,致力于用遥感技术服务国家治理,以精准、科学的空间信息技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稿 吴仁喜)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