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校长李建威带队赴新疆、甘肃走访调研

发表时间:2025-08-06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梁睿华)7月22日至25日,校长李建威带队赴新疆、甘肃考察调研,先后走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新疆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等单位,洽谈合作事宜,看望并慰问我校援疆挂职干部教师。党委副书记王林清参加相关活动。

7月22日上午,李建威带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与局长、局党组副书记边德运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我校挂职教师李智勇、梅红波、赖祖龙、魏巍、李国庆、昌彦君参加座谈并分享援疆工作生活体会。

边德运对李建威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新疆地质局总体情况。他表示,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地质局找矿增储增产再上新台阶、重大成矿规律研究取得新突破、技术方法装备应用实现重大进展、地质服务领域持续扩大、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李建威对新疆地质局成立以来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的重大突破表示祝贺,希望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作用,在矿产能源勘查、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研发、科研平台共建、高层次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7月22日下午,李建威一行前往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新疆研究院)调研,并与基地常务副主任支东明等进行座谈交流。

李建威指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学校期待与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围绕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陆相页岩油气开发、煤岩气高效开发、特色油气资源转化等领域,在重大科技攻关、高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为国家能源科技创新和油气领域的技术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支东明介绍了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建设情况。他表示,设立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是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决策部署,打造油气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他希望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接,共同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7月23日上午,李建威一行到新疆大学调研教育部新疆高等研究院建设工作。新疆大学党委书记代斌会见李建威一行,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烈军参加座谈会。

李建威指出,新疆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校历史渊源深厚,业务联系广泛,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学校期待能够依托新疆高等研究院这一高能级平台,推动两校在科研平台共建、学术资源共享、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共同为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汪烈军代表新疆大学对李建威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优势突出,在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希望加大校际合作力度,推动提升两校综合实力。

会前,李建威一行实地考察了新疆大学博达校区工程训练中心、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智能技术研发中心。

7月23日下午,李建威一行与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王世洁,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云露等座谈交流。

王世洁对李建威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西北石油局渊源和情谊深厚。长期以来,学校为油田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有力支撑了油田的高质量发展,学校的科技优势也有效助力了油田以科技创新引领保障高质量增储上产。他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共赢发展。

云露表示,油田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希望双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重点围绕基础技术研究、勘查技术应用、智能油田开发等方面,持续深化产学研一体合作,以科技创新支撑油田“十五五”千万吨级稳产目标,共同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

李建威向西北石油局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双方多年来在科技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面向未来,学校希望进一步加强有组织对接,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推进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细;紧密围绕油田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和输送力度;积极参与油田重大科技攻关,提升双方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服务国家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7月24日上午,李建威一行前往新疆地矿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漠进行交流,并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和战略矿产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建协议。

李建威对集团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在地质找矿理论与矿产勘查技术、矿山环境修复、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希望,双方重点在矿产勘查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建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通过建立长效交流机制,打造“创新联合体、产教融合体、命运共同体”,共同推进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推动校企合作取得实效。

王漠对李建威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集团当前在矿产资源开发、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及面临的技术和人才需求。他表示,集团与学校合作基础良好,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推动集团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新疆绿色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7月24日下午,李建威一行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调研,并与所长张元明和相关研究领域科研骨干、部分处室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

张元明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以及当前开展的重点科研工作。他希望,双方能强化交流,在关键技术攻关、实验室建设及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合作,共同服务新时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李建威指出,双方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希望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荒漠化治理、矿产资源勘查、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申报重大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促进人才交流互访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7月25日,李建威一行赴甘肃省自然资源厅调研交流,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晓军会见李建威一行。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强,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赵玲房、副书记成文辉,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进,甘肃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时玉祥参加座谈会,并介绍各单位相关情况。

李建威简要介绍学校基本情况。他表示,甘肃是矿产资源大省、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与甘肃的矿业绿色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修复、行业人才培养等核心需求高度契合。下一步,学校将整合相关资源,以服务甘肃省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聚焦“平台、项目、人才”三大领域,重点推进在重大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关键技术攻关、科研平台共建、定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新时代甘肃高质量发展。

陈志强指出,甘肃自然资源系统的发展需求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高度契合,具有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发展前景。希望双方持续完善合作模式,在广度与深度上全面深化,通过有组织的科研与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多方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座谈会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签署《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党委副书记王林清与成文辉代表双方签署。

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学院、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处、校友与社会合作处、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分别参加了部分单位的走访调研。(审稿 尚东光)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