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七秩荣光 谱写华章】数学与物理学院:矢志培养复合人才 开拓进取新时代

发表时间:2022-10-07     点击:次     编辑:张磊

地大新闻网讯 数学与物理学院(以下简称“数理学院”)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数学教研室和物理教研室,1993年成立数学与物理系,2005年更名为数学与物理学院。

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数理学院经历了由主要进行基础课教学,到在承担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开展少量基础研究,再发展到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三个发展阶段,肩负着高水平数学、物理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为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的使命,现已发展成为培养数理学科高级复合型人才、从事数理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输送了3000余名优秀人才。

夯实基础 学科专业体系优势明显

建院近30年以来,数理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走过了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硕士到专业型硕士,从硕士点到增列博士点,从办普通班到办民族预科班的稳步发展之路,办学层次由低到高、办学类别由单一到面广,办学特色和优势逐渐突显。

校长王焰新和数理学院院长郭上江共同为数学科学中心揭牌

数理学院早期承担着全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测量、制图等基础课的教学任务,现在每年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数学、物理公共基础课,本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繁重的教学任务,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多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物理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大学数学教学部、大学物理教学部和物理实验中心6个系部,拥有湖北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科研平台“数学科学中心”和“材料模拟与计算物理研究所”。拥有数学和物理学2个一级学科,现代数学与控制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学、物理学2个学位硕士点和应用统计、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硕士点,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3个国家或省一流本科专业。

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数理学院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加强本专业人才培养。1977年开始招收数学专业本科生,1987年开始招收物理专业本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202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构建了“预-本-硕-博”各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数理的学生总数是1167人,其中,少数民族预科生95人,本科生736人,硕士生318人,博士生18人。

数理学院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菁英班”,加强“大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基地”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与泰迪智能科技签署实践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在现代化基地建设、教学与科研融合及实践创新性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5年以来,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2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三大检索论文62篇,有18名硕士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教师还积极指导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湖北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专业赛事,获得国家奖50余项、省级奖220余项。

2005年开始,学校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并在外校委托培养。2011年经教育部同意,学校将少数民族预科生纳入本校培养,委托数理学院负责民族预科生一年的集中培养管理工作。至今,预科生教育已经形成“预本一体、预补相辅、严爱相济、交往交融”的人才培养特色。

近五年来,数理学院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73%,毕业研究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27%,本科生考研率保持35%以上。

外引内培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70年来,数理学院通过外引内培,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一代代数理人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坚持潜心教书、诲人不倦,为学校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专门人才,默默奉献于三尺讲台上,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谢兴武、“湖北省教学名师”李宏伟,“校级教学名师”刘安平、罗文强等,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提升,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近年来,数理学院引进各类人才28人,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思想与业务素质过硬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58人,讲师19人,博士生导师19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1人。

青年教师参加学校教学竞赛

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的同时,数理学院坚持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不断深化教学体系和内容、教育模式和技术的改革,涌现出一批教学改革成果。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案例获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资助;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组获评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高等数学》线上课程获湖北省线上一流课程建设,《大学物理》(力学、电磁学)课程获湖北省线上一流课程建设;《线性代数》课程获湖北省线下一流课程建设。教师获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128项。近年,数理学院教师获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1人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9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获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统筹规划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数理学院形成了“从以承担基础课教学为主同时开展一些基础研究,逐渐转变到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的理念。学院紧抓国家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契机,紧盯重要科学问题和重大国家需求,着力凝练和布局重要科学问题、重大现实应用和未来关键技术,发展了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智能计算与数据处理、几何与非线性分析、理论物理、凝聚态与材料物理、光学与光电子技术、固体地球与矿物物理等新的研究方向。

数理学院教师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基础探究与学术交流,数理学科贡献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近十年来,学院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7项,新增横向项目63项,新增科研经费3975.6万元,教师科技创新成果荣获省级自然科学奖三项。尤其是,学院在2017年获批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21年获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创下了近五年立项数的新高。近五年以来,数理学院教师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质量保持优异,文章被引次数表现突出,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415篇,郭上江教授、魏周超教授在2021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在数学学科的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

第九届CALYPSO 研讨会在武汉举办

长期以来,数理学院致力于营造深厚的学术氛围,每年组织多场线上线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类型多样的学术活动。近五年,举办“数理论坛”学术交流专题系列讲座241期,含数学科学中心系列专题讲座57场,举办“名家论坛”15期。学院举办的第九届 CALYPSO研讨会,吸引了海内外的150余位专家学者,蔻享直播平台累计观看达12,000余人次。北京谱仪Ⅲ2021冬季合作组国际会议、微分方程国际研讨会、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学术研讨会等线上会议,吸引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参会,学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党旗领航 打造“专业+服务”品牌

十八大以来,数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加强院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走学习之路、育理韵之花”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磨炼求真本领,践行知行合一。121171团支部荣获湖北省百生讲坛“活力团支部”特等奖、湖北省“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学院党委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数理学院凝练学科特色,举办科普实践活动。王俊芳摄

数理学院高度重视物理学科科普工作,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将物理实验中心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打造成科普乐园,积极开展物理类科普教育和科学文化传播,举办了多场针对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经典物理原理进行生动演示,让更多学生感受物理之妙,点燃追逐科学的梦想。目前,物理实验中心获批“2021—2025年度第二批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

数理学院努力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大我”志愿服务队、“理韵之花”社会实践团队等多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擦亮了“党建+专业+服务”品牌。其中,“大我”志愿服务队与武汉市多个社区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为400余名中小学生送上科普大餐,荣获校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一等奖。“理韵之花”社会实践团队到湖北宜昌开展“保护长江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科普宣讲,宣传保护长江、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校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三等奖。大学生的科普实践活动受到人民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广泛关注。

在国家全面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强基础、重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下,数理学院将主动对标学校“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继续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好学校赋予学院的重要使命,把好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抓好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办学治院水平,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当好奠基石。(来源 数理学院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数理学院提供特约编辑 徐燕 审稿 曹南燕)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