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为祖国寻找矿藏:资源学院服务国家战略纪实

发表时间:2020-08-01     点击:次     编辑:张磊

地大新闻网(记者高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前身是原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及勘探系,成立于1952年。经过几代师生的艰苦奋斗,已建设成为我国资源能源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68年来,资源人以一个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与找矿成果,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向时代和社会交上了出彩答卷。

资源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构造与油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定量评价与信息工程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紧缺矿产资源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石化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点和5个硕士学位点;设立资源科学与工程系、石油地质系、石油工程系、盆地矿产系、资源信息工程系等教学和科研单位。

上篇:勇立潮头,建功资源能源科技创新

理论创新是矿业和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根本保障。资源学院几代师生始终扎根中国大地、结合中国地质实际,致力于成藏成矿理论创新。在冯景兰、王鸿祯、马杏垣、张炳熹、袁见齐、池际尚、潘钟祥、郝诒纯、杨起、赵鹏大、翟裕生、李思田等老一辈矿床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煤田地质学家家国情怀的浸润下,一代代资源人传承科技报国初心,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资源能源重大战略需求,开展了大量原创性研究,在金属矿产与能源矿产形成机理、资源分布规律、定量预测与勘查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一系列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煤田和金属矿床的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探求真理,油气开采迎腾飞

油气资源是能源的重中之重。潘钟祥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突破了“海相生油理论”的束缚,为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东部陆相盆地一系列大型油气田,如大庆油田、渤海湾油田等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为我国石油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

潘钟祥教授(前左四)带1956届学生在西北进行生产实习

随着传统石油资源日渐匮乏,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备受青睐。页岩气和页岩油作为最重要的非常规能源之一,正在改写世界能源格局。开发页岩气和页岩油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应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剧烈的构造变动使海相地层经历强烈变形,使本就容易逸散的页岩气无迹可寻,规模型开采更是难上加难。郝芳院士长期从事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提出了我国海相页岩气的富集和贫化模式,建立了适合于中国南方海相复杂地质背景下页岩气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技术。在新思路和新技术的指引下,资源学院页岩油气研究团队不断开辟新的战场和勘探领域,向巍巍群山、绵延丘陵吹响进军号角。

解习农、任建业、陆永潮等教授团队在裂谷盆地演化与油气差异富集、叠合盆地构造变动与海相油气成藏改造、南海陆缘盆地演化与深水油气成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对我国深层、深水、非常规等复杂领域的油气勘探起到了实质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该研究作为“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项目成果重要组成部分,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解习农、朱红涛、杨香华、陆永潮等教授团队不忘能源报国初心,长期致力于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研究,围绕潜山、火山机构表征和大型砂砾岩体优质储层预测研究,先后承担了多个重要攻关课题,为渤海湾盆地第一个大型凝析气田—渤中19-6气田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渤海湾盆地50年来最大的油气发现,渤中19-6气田确定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逾千亿立方米,探明凝析油储量1.14亿吨,三级地质储量8亿吨油当量,是渤海湾盆地有史以来最大天然气储藏,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这是继上世纪50年代中国老一辈石油地质家提出“陆相生油”理论并成功指导发现了中国东部大庆、胜利等一系列大型油田之后,第一次在中国东部发现大型凝析气田。该气田的发现不仅激发了渤海油气资源开采新活力,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为我国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转型提供重要保障,而且对油型盆地、活动断裂带和潜山天然气勘探均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该成果获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王华教授带领团队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盆地分析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构建了层序地层学“点-线-面-体-时”的理论体系并系统开展了构造-层序-沉积-储层-成藏一体化研究;精细对比分析了中国东部多个富油气凹陷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构成样式的差异性,进一步研究层序充填的差异性对储层、源岩分布以及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提炼、总结出一套具有我国地域和地质特色的陆相富油气凹陷(盆地)层序地层分析模式,可用于有效储集体和源岩潜力的评价和预测,为各油气盆地的潜力油气藏找寻和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国石油总公司特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独辟蹊径,矿产勘查获突破

赵鹏大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上世纪80-90年代率先创立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随后又提出了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的“地质异常”新理论和“三联式”定量预测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找矿勘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实效,尤其是在江苏宁芜、云南个旧、安徽铜陵、甘肃白银、新疆北山等地区不同比例尺的成矿定量预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由于在数学地质领域作为研究者、教育者及带头人的长期经历和突出贡献,赵鹏大院士1992年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科学家。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最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铜成矿带之一,著名的大冶式铁矿(1958年毛泽东主席到该矿视察)即位于该成矿区。上世纪70-80年代,翟裕生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对该成矿带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翟裕生组建了跨学科的科研团队,以宁芜盆地中段为主,深入解剖了火山—次火山岩型铁、铜矿特征,构建了玢岩铁矿构造—矿化模式,研究成果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与李文达、陈毓川等合作完成的《宁芜玢岩铁矿》专著,对中国火山岩区矿床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优秀图书奖。基于多年的研究,翟裕生划分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铁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和区域成矿系列,首创富铁矿床的矿浆成矿理论。翟裕生在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研究成果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矿床学和区域成矿学的研究,而且在指导矿产勘查和区域找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李思田教授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持续攻关,率先认识和发现了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断陷盆地群的聚煤规律。在这一成矿规律指导下,先后在多个中生代断陷盆地深部的新层位发现一系列大型-超大型煤田,实现了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勘探的重大突破,极大地缓解了当时东北工业基地能源紧缺的形势,有力支撑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

成秋明院士长期致力于数学地球科学与矿产勘查研究,在复杂地质过程模拟、地学数据智能分析、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具有系统性、创造性的学术成果。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非线性矿产理论与方法体系,创建了成矿弱信息提取、有用成矿信息高分辨率识别和多源找矿信息集成与空间决策技术,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eoDAS 成矿信息分析与预测软件,实现了海量数据处理和有用找矿信息的识别、提取、融合、集成,为多源信息综合分析和定量成矿预测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手段。该成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资源潜力评价和覆盖区找矿计划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我国及其他19个国家得到成功应用并实现了找矿突破。成秋明因其在非线性矿产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的突出贡献,被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学会授予克伦宾奖章,成为继赵鹏大院士之后若此殊荣的第二位亚洲科学家,并于2012年当选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主席,2016年当选为国际地科联主席,2019年当选为国际科学理事会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成果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郑有业教授在长期的找矿实践中,总结出快速逼近找矿目标的“协优”成矿预测法,在藏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聂荣-巴青等成矿带提出了一系列找矿新认识或构想,率领团队先后发现了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冲江大型斑岩铜矿床、朱诺大型斑岩铜矿床、吉如大型斑岩铜矿床、蒙亚啊大型铅锌矿床、洞中松多大型铅锌矿床、查拉普大型金矿、车穷卓布大型锑矿等,其中驱龙铜矿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源量超千万吨的超大型铜矿床,潜在经济价值超万亿元。郑有业的找矿成果先后4次入选全国地质调查工作重大进展,并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0位获奖人中排第7位),为国家建设新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促进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姚书振、吕新彪教授团队长期从事造山带成矿学和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并与找矿实践紧密结合,重视解决深部找矿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团队首次提出扬子地块北缘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点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在此观念指导下该区一普通铅锌矿点经后续工程验证扩大为大型矿床;先后提出在秦岭造山带甘肃温泉矿田和祁连造山带小柳沟矿田深部具有找寻大型斑岩钼(钨)矿床的前景,并已被勘查证实。在秦岭造山带找矿长期未突破的西成铅锌矿田提出了界面控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指导勘查发现了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该矿床现已成为国家绿色矿山建设示范,也是我校重要的产学研基地。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等。

蒋少涌教授聚焦国家战略,瞄准战略性关键矿产国际前沿,带领研究团队对钨锡稀土稀有等我国紧缺或优势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的成矿理论与找矿勘查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承担了科技部十三五深地研发计划项目“我国稀有金属矿床形成的深部过程与综合探测技术示范”,提出了“变粒岩型铌钽矿床”的新矿床类型和成矿新模式,并指导找矿取得成效;提出了在华南中生代火山盆地中寻找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新思路。参与撰写关于大力加强我国关键矿产研究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促成了战略性关键矿产成矿动力学重大计划的启动和实施。相关成果荣获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李建威教授团队围绕金、锰、富铁、铜等战略紧缺矿产的成矿模式和成矿规律开展了长期研究,深化和完善了华南风化壳型优质锰矿、华北克拉通破坏型金矿、中国东部岩浆热液型富铁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关键控制因素的研究,为上述区域相关矿产的勘查评价和预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有关富铁矿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成果,提出温高浓度富铁流体出溶、磁铁矿结构再平衡与多期次流体交代、膏岩层对岩浆热液体系中二价铁的氧化是形成岩浆热液型富铁矿的关键因素,并在传统的矽卡岩型铁矿集中区发现了玢岩型铁矿和稀土矿等新的矿床类型,为这些地区开辟了新的找矿方向。相应研究成果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三项。

铀矿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1997年,一次偶然的野外考察,使焦养泉教授认识到铀资源的重要性,他便将盆地铀资源作为新的研究方向,率先组建了盆地铀资源研究团队,创建了“铀储层沉积学”理论技术体系,在砂岩型铀矿床的勘查预测和系列找矿突破行动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国家节省勘查经费10多亿元,创造潜在经济价值百亿元以上。先后为鄂尔多斯盆地等六大盆地铀资源基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紧缺专门人才,被业界誉为“产学研合作”的典范。2012年,在参与超大型大营铀矿找矿突破会战中,焦养泉从铀成矿规律和空间定位预测的角度紧密服务于钻前勘查优化部署,为全球性超大型铀矿(居世界第14位)、中国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大营铀矿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结束了中国无世界级铀矿的历史,摘掉了“中国贫铀”的帽子,找矿成果荣获2013年度“全国十大找矿奖”,并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的批示。

全国模范教师焦养泉带领学生和一线工程师在鄂尔多斯开展地质考察

攻坚克难,老矿山点燃新希望

一大批老矿山在经历数十年开采后资源逐渐枯竭,陆续步入危机矿山行列。如何破解矿业、矿城、矿山、矿工这“四矿”难题?答案关键还在老矿山的深、边部找矿,找到可接替的矿产资源便可迎刃而解。

上世纪90年代起,魏俊浩和曹新志等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危机矿山找矿,在矿体定位预测这一世界性难题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魏俊浩教授提出了成矿场理论,构建了三重定位预测模型,为我国众多资源危机矿山的增储延寿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指导作用。多年来,以魏俊浩为核心的矿产勘查与评价团队在青海多彩、辽宁五龙、陕西潼关、山东鑫泰、黑龙江老柞山、四川夏塞、青海沟里等重点矿区实现了找矿新突破,挽救国有大型危机矿山4处,新增大型矿床1个,评价具中大型规模潜力矿床2个。其中,1997年在辽宁五龙金矿危机矿山找矿项目中圈出23个探矿靶区,对部分靶区验证后获得了20余吨黄金储量,潜在经济价值45亿。2007年承担的山东郭成金矿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对部分靶区验证后获取了17吨的黄金储量。曹新志教授1998年在山东界河金矿危机矿山找矿研究中,获得近10吨的黄金储量,让已探明地质储量即将消耗殆尽的界河金矿度过危机,迎来新生。

项目团队长期坚持的找矿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找矿预测理论,促进资源深部勘查技术方法进步,推动矿产勘查分开发向深部扩展,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使濒临资源枯竭的矿山枯木逢春,为城市转型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科技图强,护航美丽中国

我国的矿产资源经过多年开采,保有储量已越来越少,加上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的特点,必须将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摆到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地位。学院努力攻关解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难题,筹备组建多能源盆地重点实验室,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沉积-能源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含煤岩系资源综合利用等提供重要理论指导,推进煤、铀、油、地热、铝土矿、关键金属的协同勘探和集约开发,促进资源的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让小矿变大矿、一矿变多矿、贫矿变富矿,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和资源能源保障能力。

近年来,学院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等重大战略部署,主动参与学校“地学长江计划”,为解决长江流域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支撑。近年来,李建威、严德天、石万忠等教授的科研团队正围绕长江流域的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和非常规能源开展科研攻关,以查明长江流域关键矿产和清洁能源的分布规律和资源前景。解习农、石万忠、严德天等教授2014-2019年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南方页岩气富集机理与综合评价体系”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为在鄂西宜昌斜坡带实现震旦系陡山沱组和寒武系牛蹄塘组两套我国最古老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层系获得工业性页岩气流的重大突破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我国南方除四川盆地以外、复杂构造地质条件下页岩气地质调查和勘探的重大突破,为建立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篇:科教融合,探索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几十年来,资源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两万名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我国资源能源事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全国各大油田公司、地勘单位、矿山企业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国家资源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改革开放以来,金之钧、郝芳、李家彪、王双明、潘永信等5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李金发、侯启军、邓军、国梁、周宗文等一大批校友成长为科技、教育、管理和行业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资源学院之所以人才辈出,得益于实施教学与科研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资源学院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重大重点项目的比例达到100%。每年暑假,数百名师生奔赴祖国四面八方的矿山油田开展实地科学考察,为破解资源能源领域科技难题艰苦探索。实践证明,这种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近三年来博士生葛翔、杨锐、吴亚飞、李伟获评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每年全国仅5人获奖)、“长江学子”创新奖;张道涵、杨锐、曾智伟、昌佳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张道涵博士还因其在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研究方面的创新成果被授予国际矿床学家学会Brian J. Skinner奖。该奖授予在矿床学领域做出创新成果的学者,每年获奖人数不超过1人,张道涵博士是中国本土学者首次获得该奖项。

德业双馨,锻造一流教师队伍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要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资源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82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71人。包括中科院院士4人(含柔性引进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学院近年来大力引进学科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已形成一支学术梯队合理、学科方向齐全、充满创新活力的高层次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学院有一支德才兼备、执着创新、诲人不倦、严谨求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这里有创建铀储层空间定位预测技术指导铀矿勘查的“全国模范教师”焦养泉教授;有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第一线,为我国矿床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多次被评为师德师风道德模范、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研究生良师益友的学科带头人李建威教授;有积极从国外引进人才、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和学术“双带头人”、被学生誉为“知心妈妈”的谢丛姣教授;有脚踏实地潜心研究,成为中国第一位荣获AAPG优秀论文奖的青年学者韩元佳教授……

特任教授韩元佳荣获2019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优秀论文奖

资源学院多次组织老师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坚持用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实践基地团队建设、教学督导、一对一指导、助课制、讲课比赛等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及新进教师的指导培训,助力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教学行家。通过持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由赵鹏大院士牵头的《地学类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姚光庆教授牵头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333”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焦养泉教授领衔的《聚煤盆地沉积学(教材)》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石油工程教学组获评“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紧跟需求,创建新兴学科与专业

资源学院近七十年的办学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开拓、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奋斗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面对矿产资源评价、资源开发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学院依托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级重点学科,很快拓展了矿产技术与经济评价学科方向,引领了全国矿产技术与经济评价的研究。这一时间,学院还拓展了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地矿信息系统等学科方向,成立了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研究所和定量地学研究中心、地矿信息系统工程研究所的专门研究机构,在资源定量预测和定量地质学方面走在了国内前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的十年是地矿行业发展的低估时期,资源学院在逆境中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创新探索,先后成功创建非金属材料、宝玉石、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石油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海洋科学、煤及煤层气工程等8个新专业。由于学校学科建设和学院调整的需要,除石油工程和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外,其余专业和学科方向相继并入材料与化学学院、珠宝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海洋学院、计算机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为学校的专业拓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融合原金属矿产探勘、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煤田地质勘探资专业方向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已成为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在历年专业排名中均名列全国第一,并牵头制定了全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我国地质类专业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历次学科评估均排名全国第一,在2016年的学科评估中获评A+学科,并于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近年来,为主动应对国家重大能源结构转变与互联网+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求,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资源学院不断思考新工科建设的方向,基于广泛的调研和研讨,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基础,在全国率先论证新能源英才班和地学大数据英才班等两个新工科专业方向,深入推动专业改革,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深厚基础理论和系统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学大数据教学及人才培养研讨会

科教相长,构建师生教学共同体

教学和科研如鸟之双翼,在一流人才的培养中缺一不可。如何将出色的科研实力转化为优秀的教学力量?资源学院在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实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的良性循环、协同进步。

纵观全球,高水平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已成规律,由师生组成的探究型学习共同体,成为知识创新与传承的汇聚点。在资源学院,所有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他们将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深入浅出讲述专业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一线科学家就在学生身旁。资源学院以“导师制”形式从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培养,全方位指导学生成长发展。这些导师不仅有青年教师,还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学科带头人。这一举措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近。学院学生郭晟彬说,“在导师的引领下,我逐渐走进了科研的世界,丰富了我的科研经历,也加深了我对专业的认知。”过去一年,他和导师蒋少涌教授交流频繁,还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科研项目。

资源学院从2010年开始,连续十年精心打造“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育人品牌项目,构建“培育+项目+团队+竞赛+创业”五位一体的第二课堂,不断提升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引擎。同时,学院在秭归等六大实习基地全面推行双导师制,成立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团队,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每年暑假,同学们都会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生产实习,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院以修订《本科培养方案》为契机,通过《寻找李四光科研领航计划》《高水平学术报告和指南针论坛资助办法》等措施,把校内外专家、优秀校友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突出成绩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综合性实验、转化为学术报告或讲座,逐步纳入教材和培养方案,促进科研教学资源融合。

第九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野外实习环节

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先后获批固体矿产勘查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矿产资源形成与勘查开发虚拟仿真国家级实践教学中心,通过《实验室开放基金立项》,将激光拉曼光谱实验室、流体包裹体实验室、资源开发及选矿实验室等10余个实验室、科研平台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国际交流,开阔学生国际视野

资源学院长期重视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与研究,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广泛邀请海外专家来校开办学术讲座,探索开展研究生全英文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邀请外国专家开设全英文课程5门。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院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犹他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合作建立了海外实习和实训基地,积极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将实践课堂扩展到海外。2019年暑假,李占轲副教授带领10名本科生前往世界著名矿产资源产地—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部矿业重镇芒特艾萨,与詹姆斯库克大学开展联合野外地质实习,通过系统的地质填图培训、分组独立填图和典型矿山考察,学生的岩石和矿物鉴定、地质填图技能、综合地质分析、专业英语和口语等能力得到系统提升。除海外实习、海外访学、推免生海外科研训练、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学院还设立海外交流奖学金,鼓励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有近百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有机会参加各类国际交流项目。学院的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已形成国家留学基金委-学校-学院-导师等多种渠道资助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实现了博士生联合培养和国际交流100%全覆盖。

学院本科生赴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开展联合野外地质实习

随着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演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国家开始实施新的资源能源战略和产业布局,资源学院将继续发扬求实奋进、勇攀高峰的创新创业精神,为把学院建成资源能源领域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砥砺奋进,为解决人类资源能源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