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中国自然资源报》整版报道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发表时间:2019-11-28     点击:次     编辑:张磊

  编者按:2019年11月28日出版的《中国自然资源报》,以《为服务自然资源事业砥砺前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实》为题,对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整版报道。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67年奋斗不息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成立起就涌流着红色血脉,爱国奋斗的基因植入了广大师生的心灵。地大始终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改,保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本色不变,带着与生俱来的崇高使命,把红旗插在戈壁荒野,把论文写在高山大海,把无穷的智慧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在新时代的今天,地大将继续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按照上级要求,第一时间动员部署,迅速研究制定学校主题教育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按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严密推进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确保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以主题教育的扎实开展引领办学治校奋发有为。

  ——严明主题主线,精研细读深学,丰富载体促学,营造氛围比学,确保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制定专题学习计划,组织集体学习和专题研讨;依托本地红色资源,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以“传承之路”引导师生感悟使命,创作多种文艺作品增强学习教育感染力;结合重要节点,开展典型宣传和国庆主题活动。

  ——严守一线规则,精选调研主题,促进成果转化,确保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学校领导班子访实地,听实话,查实情,开展深入调研;开展“五个一”,形成一份科学严谨且行之有效的调研报告;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拿出破解难题的真招、实招、硬招,转化为学校决策的重要参考。

  ——严谨对照剖析,“四个对照”找差距,拓宽渠道征求意见,深刻反思摆问题,确保检视问题深刻精准。采取自己找、群众提、集体议、上级点等方式,着力检视巡视反馈的突出问题和上级要求,广泛征集师生意见建议;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检视问题,明确整改方向和重点。

  ——严抓立行立改,推进持续整改,开展专项整治,整改和提升相结合,确保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清单,逐项抓好整改;建立整治工作台账,分门别类、限时立责,逐一销号;把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同党建“对标争先”相结合,深入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

  立足国家需求,培养拔尖人才

  作为自然资源特色鲜明的高校,67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作为一以贯之的初心。

  早在1952年建校之初,袁复礼、冯景兰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汇聚地大,培养出一批像赵鹏大、翟裕生、殷鸿福、张弥曼等一大批知名学者,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建校67年,地大培养了3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众多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其中有部分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地质资源行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建设美丽中国、航空强国、海洋强国和体育强国的路上不断奋力前行的,是地大人。1956届校友欧阳自远院士从研究0.5克重的“阿波罗”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品开始,开启我国的“嫦娥工程”;1984届校友、松科二井工程现场总指挥张金昌参与见证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的科学钻井——松科二井建设顺利完工;以1958届校友王富洲为代表的地大登山队员,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与死神顽强抗争,不断向世界高峰发起进攻,将五星红旗插遍天涯海角。

  在基层默默耕耘,在躬行报国的道路上坚守一生的,是地大人。1962届校友陈国南在广西农村义务帮百姓看水井、找水源,他发现的水井总数超过10万口,不曾收过一分钱,被当地誉为“水神”;1994届毕业生张国旗运用专业知识,帮助18个乡的村民告别了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困境,32岁因公殉职;2012届校友翁新强报考村官扎根基层,在湖北家乡创办合作社发展五味子产业,带领1043户村民成功脱贫,获评全国先进扶贫个人;2015届校友赵新雅作为《大地之光》第一代李四光的扮演者,受李四光精神感召,放弃学校的保研机会,毅然奔赴新疆,成为一名艰苦而光荣的地质工作者。

  在学校孜孜以求、在以身许国的奋斗中立志成才的,是地大人。2013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陈晨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毅和执着,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18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王奉宇用两年寻遍6省,看遍30多条地质剖面,发现了早三叠世腕足动物群和新物种,填补了生物大灭绝后腕足动物演化空白;创业先锋、环境学院博士毕业生彭浩创立的“中地水石”,一直致力让更多的人用上装有矿化滤芯的净水器,让更多的人喝上健康水,他的产品出口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韩磊乐观开朗,笑对磨难,在自强不息抵抗脑部三级恶性胶质瘤的过程中,仍潜心科研,成为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正铲液压挖掘机的核心研发人员之一。

  南迁辗转,几经更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地大人传承着“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的优秀文化基因,秉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把初心、使命扛在肩,胸怀报国之志,坚定执着投身于地学发展,用双脚丈量祖国山川河流,只为国家自然资源事业不断进步而努力。

  扎根自然资源行业,深耕地学研究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几代地大人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新中国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自建校以来,地大一直高度重视科学研究,近年来更是不断加大马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着地大智慧和地大力量。

  67年前的地质人,白手起家,扎根旷野,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1958年,地大200多名师生参加了山东中西部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和普查找矿工作,池际尚院士任大队长兼总技术负责。经过3年奋战,师生们向国家提交了14幅地质图及图幅报告,对指导山东找矿和大地构造研究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找矿不能“凭经验”,地大人能够“捷报频传”,离不开一代代专家学者对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基础性研究。赵鹏大院士将数学方法引入地质勘探,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矿体变异数学模型,为矿床勘测类型的定量划分,提供了可靠准则和依据,大大加强了矿业开发的精准性。

  殷鸿福院士科研团队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确定了地层学中一颗重要“金钉子”,即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及其分界点,国际地学界将这颗“金钉子”定址中国浙江长兴。该成果被称为中国地学界“可载入史册”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多年来,王焰新教授团队聚焦地下水水质与安全供水领域,选取长江、黄河和海河流域开展了系统的地下水资源保护与供水安全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揭示了有害物质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赋存规律、释放机理和活化机制。基于地下水系统分析、水化学—同位素组成信息提取和溶质运移模拟,建立了地下水示踪新方法和适合我国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新模型,提出利用矿物材料和“逆向调控有害物质迁移过程”的劣质地下水质改良新方法,项目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北干线工程输水方案的确定中发挥关键作用,保障了受水区300余万人的安全供水。

  新世纪以来,地大获得各级各类自然科学奖38项。2002年殷鸿福院士、杨遵仪院士团队的“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层型研究”,2007年高山院士、金振民院士团队的“华北及其邻区大陆地壳组成与壳幔交换动力学研究”,2008年殷鸿福院士团队的“生命与环境协调演化中的生物地质学研究”,2016年谢树成教授团队的“显生宙最大生物灭绝及其后生物复苏的过程与环境致因”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学校在地理信息、工程安全、石油地震勘探、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等方面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973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课题9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7项。学术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项,其中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8项,重大重点类等项目4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33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

  2012年底,经过4年的努力,地大把试验场建在7000万平方米的大型滑坡体上,在大型滑坡体上建试验场,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罕见。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建成6年来,依托试验场研究,一大批科研成果从山洞走向世界,在滑坡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

  2018年,经过66天钻探,根据地调院教授李德威关于地学和干热岩理论的“路线图”,海南澄迈成功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他的工作成果为海南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生命弥留之际,他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10字绝笔,其呕心沥血、献身地学、献身祖国的精神,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大准确把握战略定位,聚合优势学科,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2017年正式启动“地学长江计划”,实现跨学科、跨机构、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地大组织专家学者,开赴长江之畔,围绕长江的地学、环境等问题开展研究,一批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服务社会建设,勇担大学责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秉承复兴中华之梦想,弘扬爱国奋斗之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与国家共呼吸、与全国人民心连心、与人类前途共命运,谱写了服务社会的辉煌篇章。

  多年来,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地大积极与政府、科研院所、自然资源行业单位合作,全方位构建了一系列科研平台,打造了战略决策智库。围绕自然资源与环境领域重大需求,地大大力推进矿山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地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地学信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地大与自然资源行业血脉相连,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师资优势,大力开展地学、珠宝等各类人才专业培训,与各地省市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厅、地矿(勘)局、地震局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合作不断深入深化。

  地大积极服务湖北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2017年11月,围绕“汇地质大资源·创生态大武汉”主题,聚焦美丽中国、生态武汉建设,第七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中国地质大学”专场举行,校友企业现场签约项目30个,签约项目投资共1668亿余元。地大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3月,地大与武汉市人民政府举办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学校22个项目在武汉落地实施,签约总金额51亿余元。

  地大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搭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并与国内50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联系,促进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地大大力开展扶贫工作。2015年承担对口帮扶湖北省竹山县任务,通过发挥学科专业及教育资源优势,聚焦“贫困一线、特色资源、生态安全、智力扶贫”,精准施策,精准解难,精准扶智。2016年以来,地大先后在竹山设立地大珠宝检测中心竹山实验室、签订《联合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协议书》和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竹山绿松石产业学院挂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了智慧和科技力量。2012年起,地大积极承担对口援建云南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任务,选派业务骨干作为挂职干部,开展援建工作。2020年1月,学校即将对口帮扶云南省施甸县,将以搭建合作平台、支持教育扶贫和规划编制为重点,助力施甸县脱贫。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地大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即刻响应。为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需求、服务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人才储备工作,于2014年12月成立了丝绸之路学院,制定金色、蓝色、绿色的“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方案,打造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国际专业人才。

  2015年9月,中国与约旦共同签署“中约大学”共建协议,学校成为中国、约旦两国政府高等教育合作计划——“中约大学”建设的中方合作院校。学校目前已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匈牙利罗兰大学等30余所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学校联合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12所著名高校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加强交流与合作。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跑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勇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充分调动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以豪迈的干劲,为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为自然资源行业建设和发展再立新功。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