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书写奋进之笔 献礼伟大祖国】地大科学研究正芳华

发表时间:2019-09-29     点击:次     编辑:张磊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王俊芳 通讯员田永常)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时代沧桑,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67年前,我校成立,勇挑重担,服务国家建设,与新中国共成长。自新中国成立,科技事业就与党和国家的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自建校以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尤其是近年来,科学研究加大马力,不断贡献地大智慧和地大力量。


  初心: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


  走过院士长廊,可以看见,教学楼旁的石板上刻着“开发矿业”四个大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战乱后,国家经济萧条,百废待兴,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粮食”,找矿成为当务之急。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访苏期间,专门去中国驻苏大使馆看望了中国留学生,并亲笔题写了“开发矿业”几个大字。

  1952年,我校成立,地质人的“初心”,便是为祖国寻找矿藏。67年前的地质人,白手起家,扎根旷野,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1958年,我校200多名师生参加了山东中、西部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和普查找矿工作,池际尚院士任大队长兼总技术负责。经过3年奋战,师生们向国家提交了14幅地质图及图幅报告,对指导山东找矿和大地构造研究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1959年,矿床学家袁见齐教授主持完成了全国盐类矿床分布规律和矿床远景预测研究,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幅全国盐类矿床预测图。

  找矿不仅仅是“凭经验”,地大人寻找矿藏能够“捷报频传”,更离不开一代代专家学者对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的基础性研究。

  我校原校长赵鹏大院士,就是著名的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亚洲第一位克伦宾奖章获得者。赵鹏大将数学方法引入地质勘探,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矿体变异数学模型,为矿床勘测类型的定量划分,提供了可靠准则和依据,减少了找矿的盲目性,大大加强了矿业开发的精准性。


上世纪80年代,赵鹏大教授在青海野外开展科学考察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学校参与发现了内蒙古超大型大营铀矿,一举摘掉了中国贫铀的帽子;并在西藏发现了超大型铜矿。


  坚守:深耕地球科学研究领域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极大鼓舞了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在大会上,当时的我校被授予10份奖状,受到表扬的重大科技成果共28项。

  这是在学校1968年迁出北京,辗转多处办学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绩。流离辗转,但科学研究却一刻没有停歇。

  在我校历史上,不乏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基础研究的科研团队。

  比如学校西藏科考队,在原高元贵院长支持下,从1974年起,这支队伍连续8年进藏,取得丰硕成果。

  又如殷鸿福院士科研团队,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确定了地层学中一颗重要“金钉子”,即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及其分界点,国际地学界将这颗“金钉子”定址中国浙江长兴。该成果被专家们称为是中国地学界“可载入史册”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殷鸿福教授在野外开展地质科研

  围绕基础研究方向,我校成立了多个国家级平台,2004年成立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立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成立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世纪以来,我校获得各级各类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非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2项。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分别是:2002年,殷鸿福院士、杨遵仪院士团队“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层型研究”;2007年,高山院士、金振民院士团队“华北及其邻区大陆地壳组成与与壳幔交换动力学研究”;2008年,殷鸿福院士团队“生命与环境协调演化中的生物地质学研究”;2016年,谢树成教授团队“显生宙最大生物灭绝及其后生物复苏的过程与环境致因”。

  近十年,学校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6074篇,其中T1论文563篇,期刊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73篇,领域内高被引论文69篇。其中,在国际顶尖期刊《科学》发表4篇顶尖期刊论文,还有其他高水平论文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


  成长:地大人助力“国之重器”


  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几代地大人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新中国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

  2019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地球科学学院行星科学研究所肖龙教授就在现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瞩目成绩,从探月工程到大陆深钻,从载人航天到可燃冰试采,从南极科考到世界屋脊……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处处都有地大人的身影。

  被称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的大陆科学钻探是当代地球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2001年,被称作亚洲第一钻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孔深度5000米)在江苏东海县实施,金振民院士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负责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2002年,学校教师邓世坤随同中国南极第19次科考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在南极进行为期四个半月的科学考察。2005年11月,吴信才教授等研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首次成功运用于神州系列飞船返回搜救系统。2008年,学校教师参加国际大洋综合钻探计划科考。2009年,《分布式大型GIS平台开发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8年,根据李德威教授的地学和干热岩理论,海南澄迈经过66天的钻探,成功打出中国南方第一口干热岩井。为了祖国新能源的开发,李德威教授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生命弥留之际,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遗言,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进行大篇幅的报道。


李德威教授生前在海南干热岩钻探现场

  同样是在2018年,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的科学钻井——松科二井在黑龙江省安达市胜利完井,学校多名师生和校友参与该工程,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大师生参与国家科研主战场,无私奉献,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些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也造福于世界;而这些科学成果背后的地大人,既是中国巨变的亲历者,也是中国发展的推动者。


  创新:为国家贡献地大智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了沧桑巨变。新时代的中国科学家正在为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而不断创新,寻找科学应对之策。

  2012年底,经过四年的努力,学校把试验场建在7000万方的大型滑坡体上,在大型滑坡体上建试验场,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罕见。这,就是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位于三峡库区巴东县黄土坡区域,是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关键工程。试验场的地下隧洞群由全长908米的主隧道构成,主隧道里面有5条分支隧道,近40个观察窗口可随时察看隧道围岩的状态。试验场建成6年来,依托试验场研究,地大师生先后发表50多篇SCI论文,一大批科研成果从山洞走向世界,在滑坡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2019年1月,我校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专家学者在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考察

  学校高度重视并充分激发科研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发挥,以科学、务实、创新的精神狠抓创新平台建设。2013年,学校启动了学术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四年为一周期,以学校各学科创新要素的整合为主线,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切入点,探索以“团队建设、基础条件建设”为核心的学术创新基地建设新模式。

  “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973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课题9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6项。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5人,爱思唯尔“高被引科学家”8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宝贵的人才资源,不仅是我校科研的关键队伍,也是中国科研的重要力量!


  聚合:为新问题寻找新方案


  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校准确把握战略定位、聚合优势学科,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2017年11月26日,正式启动“地学长江计划”,实现跨学科、跨机构、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成员来自国内20多所相关科研院所和地质调查机构,其中院士25人。

  “我们决定举起‘地学长江计划’这面大旗,推动地学界向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进军。”校长王焰新在启动仪式上这样说。“地学长江计划”的全称是“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长江经济带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王焰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前提,是摸清家底,了解该区域资源环境状况与承载能力;而发展的关键,是培育人才,创新驱动。2018年,学校组织专家学者,开赴长江之畔,围绕长江的地学、环境等问题开展研究,一批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2017年地学长江计划启动

  此外,我校面对新时代课题,聚力科技创新发展,成立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推进常温常压储氢技术,研制世界首台常温常压氢能汽车,并积极推动氢能汽车产业化。

  我校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近年来,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市场、中国(武汉)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业中心落户,成为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单位。


  跨越:在一流科研的道路上奋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我校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即将启动学术创新基地建设计划2.0版,探索建立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培育若干科研、学科、人才“三位一体”的跨学科学术创新基地。

  经过67年的发展,我校科学研究站上全新的历史起点,在某些学科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最新全球大学排名中,我校排名持续前移,2018年位列全球前400强,大陆高校第18名;连续多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跻身全球高校301-400位,大陆地区高校19-31位。在地学研究领域,我校研究水平和影响力持续上升。地球科学学科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位列全球26位,是湖北3个进入ESI全球前30名的学科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公布的结果中,学校绝大多数学科排名位次提升,“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继续排名全国第一,12个学科跻身全国前30%。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每一个新高度都是一个新起点,每一次收获都是下一次探索的开始。我校科学研究始终围绕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走向卓越。当前,我校已经踏上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师生们共同努力,不断书写奋进之笔,我校在不远的将来,必定实现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办学目标。


地大是科学研究的沃土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