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水神”陈国南:一颗红心点亮了大地

发表时间:2019-04-16     点击:次     编辑:张磊

陈国南生前照片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徐燕 庞伟红 通讯员旷杰媛)我校1962届校友陈国南被人们称为“当代活雷锋”“水神”“我眼中的乡贤”“散财老农”,89岁的他,于4月10日傍晚离世。

  陈国南去世消息传开,地大师生陷入悲痛之中,学校派代表速往广西玉林福绵区成均镇岭肚村,送陈国南最后一程。

  扎根基层 校训精神永相传

  陈国南1962年毕业于我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又调到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工作,1975年回乡务农。闲暇时,他利用广博的地质知识,义务帮百姓看水井、找水源,超过10万口,探井准确率达90%以上,不曾收过一分钱,被当地誉为“水神”“活雷锋”。从1979年开始,他几乎拿出所有工资(退休金)资助贫困生继续学业,每个月都会准时给资助对象寄去生活费、资助费,至今没有分文存款。2014年10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走基层·我眼中的乡贤》栏目播出《陈国南——“散财老农”的“大隐人生”》,报道了陈国南的感人事迹。

  在送行的人群中,有陈国南生前帮助过的学生、村民、企业家,有闻讯赶来的父老乡亲、干部群众,还有我校校友。有亲朋至交,也有的是素昧平生,但无一例外心怀感动。

  “陈国南老先生毕尽其一生,奉献其智慧,用罗盘为百姓找寻一片片纯净的饮用甘泉,诠释了地大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在追悼会上,校友工作与教育基金管理处工作处丁苗苗动情地说到。

  陈国南在世期间,学校曾多次探望慰问。去年12月底,校友工作与教育基金管理处长徐岩率队走访慰问陈国南,他说:“陈国南的形象将永远留在地大人的心中,地大人将永远铭记老先生的遗志,传承老先生的精神。”目睹了陈国南俭朴生活的校党委宣传部老师江玲,至今不愿相信老先生已驾鹤西去,在她心目中,老先生身体还是那么硬朗,“他还表示要继续为家乡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为母校争光,怎么就走了呢?”

  家境贫寒 逆境求学靠勤奋

  1930年7月10日凌晨,陈国南出生于成均镇岭肚村的一户农家老宅,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给他带来玩伴的同时,也给了他一次灭顶之灾。父母因农活繁重且兄弟姐妹众多无暇顾及,将还年幼的他关在家中,下地回视,在茅坑里发现了气息微弱的他,“所幸我生命顽强,有了这第二次生命,父母也对我更加疼爱”。

  陈国南从小就乐于助人,以帮助他人为幸福。他上小学的时候,同学高明华因为父亲去世早,家里农活都压在高明华的肩膀上。一到假期,陈国南就会跑到他家帮工,挑担、插秧、耕田,粗活、细活都抢着干,一直忙到开学。

  幼年开始,陈国南跟随饱读诗书的祖父学习,以地当纸、以炭为笔,学“人之初,性本善”。他生前说过:“我2岁下地,5岁插秧田,6岁采草药,8岁使牛耕,我很笨,但从小就有一点不服气,是勤奋让一切发生了改变”。因为有祖父的悉心教导,陈国南小学连跳三级,直接上了当地初中、高中,因为家境贫寒,他常年以薯干度日。

  命运坎坷 历经风雨是沧桑

  1956年,陈国南从玉林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开始了他6年的大学生涯,历任班长、学生会宣传部长、副主席、主席。1958年秋冬,以他为队长的小分队马不停蹄地在甘肃兰州-天水-陇西-舟曲-岷县一带探矿、找矿、选矿。喝碗酸粮糊,翻越九重山,在天水苦熬七天七夜不休,在寒风刺骨的岷山不眠,在泥泞打滑的山路上,在雪花纷飞、满载货物的运输车顶上连续摇晃颠簸几天几夜的险境里,他几乎去掉了半条命。陈国南生前说:“所有的一切锤炼着我的品性”。

  1962年毕业后,因各方面表现突出,陈国南留校任教。两年后,国家从各名校挑选精英开设海洋勘探系,品行兼优的他被选中,即将赴苏联留学深造,美好的人生画卷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岂料时局突变,中苏交恶,海洋系的成立也就此搁置。不久后他便被调到山东物化探勘察院,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扣上了“走资派”“反革命”“技术权威”的罪名,在没完没了的批斗和检讨书中,他度过了漫长而痛苦的10年,他“吃透了人间的苦头”。

  1975年7月平反后,他心力交瘁,在回北京、留院和回家的三个选择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乡务农。从此之后,陈国南在岭肚村过着宁静的农耕生活,闲时利用丰富的地质知识帮人义务看井。

  虽然身处广西农村,陈国南却一直深爱着母校。从来不收任何东西的他,只收下学校送去的地质包、罗盘和校徽,从接过校徽的那一刻起,他别在胸口的校徽就一直没有摘下过。

  义务看井 “水神”美名传开来

  在广西玉林地区,丘陵地多、蓄水条件差,吃水、灌溉都得靠打井,回乡40多年里,陈国南已经帮人探了10万多口井,穿坏的布鞋就有上百双。在当地,帮人勘井的报酬每次在一百元到几百元不等。而陈国南帮人勘井、找水源却有三个规矩:不收钱、不收物、不吃饭。遇到上门送礼的,他常常都是推出门。”


院落里随处可见陈国南为乡民找水取回来的岩心

  1985年盛夏的一天,村民王飞家的水井受到污染无法饮用,想打一口新井,得知陈国南是学地质的,他便心急火燎地来到陈国南家里。当时,陈国南对王飞说:“你回家等着吧,我先四周看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陈国南急匆匆地带上指南针,在村子外围转悠了大半天,然后大汗淋漓地回到王飞家里,指着屋外的一片地说:“你就在这里挖井吧,20米保准有水。”结果王飞真在20米深处找到了了水,从此,陈国南声名鹊起。此后,岭肚村除了几口老井外,95%以上的井都是他“一手操办”的。一传十,十传百,陈国南能找水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似的飞进千家万户。


几块钱一双的解放鞋,陈国南穿着它找水,磨破了上百双

  为了确保找水定井的成功率,每到一个地方,陈国南都要登高望远,看地表露头、岩石构造等情况。他仅凭一个指南针,便能洞悉地下暗河走向;凭着一张嘴,便能判断品尝出水质好坏。根据地形、地质、地貌和以往数十年的看井经验,他能很快定好打井的位置,每年看井达到2500多个。

  陈国南给人看井,最多只在村民家喝口水,喝碗粥,碰到家里特别贫穷的,陈国南还要给人家带块肉。他说,单位已经给了他一份工资,他不能再拿村民的钱。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给人看井的交通工具从步行、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不惧烈日,不怕风雪,跋山涉水,足迹遍布广西甚至全国。最多的一天,他乐此不疲地找了52口井。

  2013年,广西央投农林投资有限公司的杨树满从福建来到福绵种植茶叶,600多亩茶叶种下去了,但是天气干旱少雨,这可愁坏了他。在朋友介绍下,他找到陈国南寻求帮助,陈国南二话不说就帮他找了六口井。事后,杨树满想给回点辛苦费,陈国南坚决不要,他生前说:“国家已经给我一份工资,再收钱就不合适了。”杨树满只能送上二两自己种的茶叶以表谢意。

  这就是陈国南,在他的世界里,水是他的全部,他所做的一切付出都是理所当然,他只是单纯地想让更多人有饭吃。


陈国南的找水资料

  陈国南的侄子陈锋说,陈国南生前每天都很忙,不仅忙着看井,还要忙着主持“公义”。镇上、村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找他准错不了,他说的话谁都信,他的无私让镇上的人都敬佩。

  散财助学 红心点亮了大地

  从1979年开始,陈国南所在单位山东物化探勘察院开始每月给他发放生活费,可工资一下来,他就几乎身无分文。每月月初,陈国南会去一趟镇上的邮局,给几名家庭困难的学生汇款,每月仅留下100多元用于基本生活。40多年过去,受陈国南资助的贫困生,由初中升高中、再到大学,前前后后有近40名,金额达30多万元。一批批学生最终成才,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陈国南的家

  陈国南的助学行动始于1979年,当时亲人的孩子因穷读不起书,他就出钱相助,后来村里读不起书的家庭也陆续上门求助,慢慢地,他的帮扶范围由本村拓展至周边村,他看井的时候还会特意咨询谁家有困难。陈国南有记录日常生活的习惯,他的每一笔捐助都会留下一张清单,到如今已有厚厚的一沓。陈国南生前说:“我自己是贫苦家庭出身,深知读书的不易,我只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有本事,有饭吃,这样的社会才更好”。

  在陈国南追悼会上,陈国南资助过的学生陈玉婷悲痛欲绝。她说:“我家里比较困难,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没什么时间看望过陈老,谁知道这一次竟是永别了。”陈玉婷读高中时,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也在上学,家庭经济紧张。陈国南知道情况后,每个月给陈玉婷100元作生活费,直到她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目前她在广州瑞鹏动物医院工作。“陈老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和教育,在工作生活中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陈玉婷说。

  陈国南对别人大方,对自己却异常苛刻。他穿着朴素,一件洗得发皱的军绿外套,一双磨损十分严重的解放鞋,家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衣物。在学校代表数次走访慰问他时,他多次提起“艰苦朴素”四个字,这种精神已深深地扎在了他心上。   


陈国南简陋的卧室

  陈国南生前一直住着父母留下来的老宅,家里一台旧电视是唯一的现代物品。老屋里有一个近3米的小阁楼,无门,仅靠一把可移动的木梯进出,这是陈国南的卧室。内部十分狭窄,两条高木凳架上数块木板搭成的简易床铺,吊着洗得发黄发黑的棉纱蚊帐,地板上堆着几摞旧书和数十年来的所有手稿,甚至还能翻出1967年的《中国青年报》。他白天忙碌,晚上记录自己的工作,他生前希望,将自己的经验记录成册,给后世留下一笔财富,再造福人民。

  尽管身居山村,但陈国南一直通过堂屋里的旧电视机关注外界信息。2008年5月,他从电视得知北方大旱,不远千里北上探水,20多天里,差不多跑遍了北京市周边8个县市,探到水井20余口,解了当地的燃眉之急。

  “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四十年寻水,分文不取,陈国南恪守地质人的信念,“吃的都是素的,穿的是破的,住的是简陋的,为人民的心是红的”,用一生诠释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用一世传承来人地大人朴实奉献的赤子情怀。虽然他已驾鹤西去,但他依然活在人们心中。

最新动态